【说明】教学设计方案共含8篇,由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教学设计方案给你一篇教学设计方案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我会填
这是一项数笔画,按笔画数填写的练习。题中有六个汉字,三个花瓶,花瓶上分别写着笔画数,每个花瓶里有两朵花,要求把这六个字按笔画数进行分类,把笔画相同的字写在同一个花瓶的花朵上。这六个字的笔画数不多,填起来不算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复习学过的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过程建议
1、出示卡片:子、头、长、出、飞、火,这些都是我们见过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他们吗?
(开火读,注意字音是否标准。)把这些字贴在黑板上。
2、你会写这些字吗?(组内练习书空,纠正错误的笔顺。)
3、出示花瓶图或教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
4、同桌商量,共同完成题目。(提示学生在数笔画时要仔细认真,书写时要工整干净。)
5、汇报,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如逐个数、逐个填;将所有字的笔画都数好后,再归类填写。
看看读读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让学生懂得说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题中配有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图,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在巩固字词、正确使用量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不同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培养语感。
过程建议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去郊外参观,出示图画或课件(不带词语),看!多美的景色呀!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点击课件出示词语,指导读词。)
2、你能根据图画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出示“一只小狗 一条小河 一朵白云 两只鸭子 一条木船 几朵野花”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象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组内练说然后汇报,注意量词用得要准,教师随时纠正。)
5、拓展:五()星星一()山一()同学两()书几()小鸟
一()画四()房一()飞机三()树一()水
读读画画
这项活动是复习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题目中有一个大转盘,周围是十四个学过的生字,里面有三朵不同颜色的花,花分别写着“艹、扌、足”花的颜色提示了将要涂的字的颜色:“艹”的字涂绿色,“扌”的字涂蓝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红色。通过“读、思、说、画”,让学生的口、眼、脑、耳、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指导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过程建议
1、出示大转盘,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向自由读字。
2、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培养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的良好个性,发展思维,发展语言。)
3、这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涂色吗?怎样涂?(组内合作,先说说怎样涂,然后再动手。)
4、汇报,集体订正。
5、你还知道哪些“艹、扌、足”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氵、亻、口”旁的字。
读读背背
《东西南北》是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儿歌能帮助学生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过程建议
1、游戏:指方向。教师说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来,比比读的动作快。(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打乱顺序练习。)
2、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辨别方向的儿歌:东西南北。
3、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5、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帮助学生弄清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6、看图: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什么方向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它三个方向吗?
7、老师在教室里指出东方,让学生找出其它方向。
8、你还知道其它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9、齐背儿歌。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这个口语交际练习有两幅图,这两幅图色彩鲜明、环境优美,可是有些人的行为与这自然的美不一致(在草地上踢球、浪费自来水)。图中的大姐姐和小弟弟都在说“这样做不好”,这是在劝说别人不良行为时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这样做为什么不好?能把理由说出来让对方信服才是关健。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有礼貌,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所在。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
交际准备
挂图或课件
组织过程
1、揭题: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不良的行为,比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摘公园里的花,乱摇小树,在公物上乱写乱画……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板书课题。)
2、师出示课件或挂图。看这两幅图,你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3、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
4、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如果你看到了这种行为,会怎样劝说呢?在劝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明确要说出这样做不好的理由,道理要能把人家说服,说话时还要态度大方,有礼貌,语气温和,不能强硬等等。)
5、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每组推选出两名代表,一人说一幅图。(师生评议,注意听他表达的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分,讲话是否有礼貌,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和肯定,适当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明确:小草也有生命,在草地上踢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可是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7、表演: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练习表演,注意劝说者的语言、方法、态度、表情,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动作。可以两个人表演,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合作;可以选择一幅图练习,也可以两幅图都说。
8、哪组想汇报就让哪组给大家表演,评出“最佳合作”奖,奖励一朵小红花贴在成长记录册里。
9、扩展: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 ……此处隐藏8322个字……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启示。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学生理解得都很深刻。
第8篇:教学设计方案关于教学设计方案的写法与格式,请参考本文。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塞、尿、迸、涸、库、屹、览、瞻”;查字典理解“干涸、瞻仰”,联系上下文理解“急中生智”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节。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了解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第3节的节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媒体示图)
2、简介布鲁塞尔(媒体示图)
指导读准“布鲁塞尔”。
3、出示铜像图,交流感受
(1)出示铜像的图片,出示课题
(板书:铜像)
(2)交流看到铜像后的感受
4、 学习“瞻仰”,质疑
(1)出示: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2)借助字典理解“瞻仰”
● 读准词语
●了解“瞻”的意思
瞻:往前或往上看。
● 板书“瞻仰”,指导“瞻”的书写
● 理解词意(恭敬地看。)
(3) 在语境中理解词意
● 对照铜像质疑(出示第一节)
(引导从样子和年龄两方面质疑)
小结:是啊,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正在撒尿的小男孩如此尊敬呢?而且(读句)凡是……都要……
● 板书:凡是……都要……
“都要去”说明大家无一例外地??(读句)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了解了这座铜像背后的故事之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5、板书课题,齐读
二、 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铭牌
2、明确学习要求
三、 重点学习第3节,学习概括节意,感受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1、 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1)交流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故事发生在??(500多年前),也就是16世纪初(板书)。铭牌上首先就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交代清楚。
(2)交流故事发生的背景
● 自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时的情况
师: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 根据回答板书:赶跑,欢庆
● 借助板书用一句话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一小节具体介绍了小于连的英雄事迹?
3、了解记事文章的叙述顺序
(1)指名3人分工和老师配合读第3小节,仔细听好老师的话和小朋友读的内容。
(2)小结:第3节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的。
3、研读第一部分,学会抓关键动词概括并体会小于连的警惕性之高。
(1)自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小于连发现了一个什么异常情况?
● 指名读
● 随机正音:“干涸“、”迸跳“
● 交流
随机指导读好“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这个地点
出示:小于连在赶去中心广场的途中 。
(2)了解小于连的整个发现过程,并体会他的警惕性之高
● 师生配合读,初步了解发现的过程
● 自读,体会每次“跑”的不同发现
(跑??闻、发现??跑(见)??跑??发现
● 交流小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聪明,警惕性高)
● 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整个发现过程和小于连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 借助板书复述整个发现过程
小结:在整个发现过程中最后的这个发现结果一定要在铭牌里交代清楚,由于铭牌的篇幅有限,前面具体的发现经过可以省略不写。
(3)指导抓住把概括的内容说明确。
● 随机练习用“一旦……就……”说话,体会情况的“危急”
出示: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
4、研读“经过”部分,学习抓关键句概括,进一步体会情况的危急和小于连的机智
(1)概括第二层的内容
出示:小于连 。
● 自读,借助提示概括
(2)理解“急中生智”
● 为什么小于连想的这个办法是最富有智慧,最好的?你能联系这部分中的内容说一说吗?
(随机渗透分号的用法)
● 指导朗读“三个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
(3) 引读,加深体会
5、概括“结果”部分
(1)引读。
(2) 这个结果铭牌里要写吗?
(板书“救城、救百姓”)
(3)小结:小于连撒尿的这个行为救了整个布鲁塞尔城和全城的老百姓,难怪人们要塑造一座??(生说:正在撒尿的男孩铜像)
四、总结全文
1、创设情境,简要复述故事
同桌合作,一人借助提示完整地说说铭牌上的内容,另一人说说你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的感受。
2、释疑
2、结合铜像的样子引读最后一节,结合语境理解“屹立”
3、总结:
五、作业
请大家回去以后把今天了解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
29、一座铜像(城市标志)
(屹立)
布鲁塞尔
瞻仰
(凡是……都要……)
铭牌
16世纪初 赶跑 庆祝
发现
浇灭
救城、救百姓
跑(闻 发现)??跑(见)??跑??(直线拉到铭牌里的“发现”处)
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8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格林文秘网 www.gelindain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