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微课程信息 | ||
主题名称 | 《圆的面积》 | |
选题意图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圆并不陌生,本节课,用信息技术通过转化--比较的过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通过吧圆转化成长方形后进行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思路。通过学具演示,使学生的空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得到提升。同时设计成微课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节约了课上探究的时间,也弥补了探究方法的单一性。 | |
内容来源 | 人教 2011 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三课时。 | |
适用对象 | 六年级学生 | |
教学目标 | 1.学生理解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猜想、操作、验证、归纳能活动,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极限、以曲代直等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 | |
教学用途 | R√课前预习 R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 |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在课前,布置学生观看本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结合视频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后练习。在课堂上集 体回顾提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不理解 的知识,教师进行重点指导与点拨。 | ||
制作方式 (可多选) | £拍摄 R√录屏 R√演示文稿 £动画£其他. | |
预计时间 | 4分 | |
微课程设计 | ||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 |
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 1、回忆,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 2、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说的时候师板书转化,比较) 揭示课题 圆的面积会求吗?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圆的面积》 | 设计意图:从复习 “会求哪些图形面积”入手,唤起学生回忆,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 |
二、探究圆的面积公式推导 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我们是将它们转化成了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比较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了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就按照先转化再比较的步骤去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转化:我们把圆转化成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我们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能不能拼成会求面积的图形。能拼成我们学过的近似于的长方形。 2.比较:观察转化前的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比较两个图形的关系,推导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半径相当于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相当于转化后(长方 )形的( 长); 圆的面积相当于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 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3. 运用公式会求圆的面积 例题1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m,每平方米草皮8元,铺满草坪需要多少钱? 4.巩固训练 (1)将一只羊拴在草地的木桩上,绳子的长度是4米。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多少平方米的草? (2)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1m,它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设计意图:让学生 在经历转化、比较的过程中,发 展学生空间想象 能力,同时顺其自 然的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运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 |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 ||
亮点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前学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亮点 2: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动画呈现操作的过程,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活动方式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反馈或共享交流。 | ||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格林文秘网 www.gelindaina.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