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跨越式跳高教案(热门19篇)

时间:2025-01-16 08:20:42
跨越式跳高教案(热门19篇)[此文共16553字]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9篇《跨越式跳高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跨越式跳高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一:《跨越式跳高》教案

《跨越式跳高》教案

《跨越式跳高》教案 学习水平:水平二? 授课教师:张建??? 学校与班级:永兴二小三(5)班? 人数:40人 教学 内容 1、跨越式跳高 2、游戏:?播种与收割 教学 目标 1、? 了解跳高的相关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 2、? 初步体会跨越式跳高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的动作方法,发展弹跳力和协调性,提高跳跃基本活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果断和相互合作的意志品质和敢于挑战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直腿摆动,两腿依次过竿。 教学难点:跨越一定高度。 教? 学? 过? 程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组织与教法 过程目标 次数 准备 部分 8' 1、? 整队集合,宣布上课内容。 ? ? ? ? ? 2、? 抓尾巴:将手中的绳子夹在后腰上露出半条。两人一组听到哨声,开始互抓尾巴,在抓到对方尾巴后,立即将尾巴还给对方,继续游戏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抓到的尾巴最多。 ? ? ? 3、? 绳操: ①伸展运动 ②体侧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全身运动 ⑤跳跃运动 ? 组织: ? ?Δ 组织: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教法: 1、? 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抓住对方尾巴时,不让对方抓住自己的尾巴。 2、? 组织互抓尾巴。 3、? 评价。 ? ? ? 组织: ? ? ? ? ? ? Δ 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进行课堂常规要求。 ? ? ? 调动情趣,活跃气氛,产生了斗智斗勇的场面,促进机体活动能力的提高,达到热身目的。 ? ? ? ? 进一步促进机体活动能力、协调能力、配合能力的提高,全面激发身体各器官功能。 ? ? ? ? ? ? ? ? ? 1-2 ? ? ? ? ? ? ? ? ? 4×8 ? ? 基本部分 29' ? ? ? ? ? 1、? 跨越式跳高(以左脚起跳) ? ▲原地摆腿触同伴短绳 ? ▲ 原地直腿摆动练习 强调:直腿往前摆动、腿踢高 ? ▲跑几步起跳直腿摆动跨跳过竿 ? ? ? ? ? 2、? 游戏:播种与收割 教师发令后,各组第一个学生持绳跑出,跑到第一处将一根绳放在圈内(取回),折返与第二个学生击掌,第二个学生持绳跑出,跑到第二处将一根绳放在圈内(取回),如此依次进行,以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 组织:五人一组 ? 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原地摆腿触同伴短绳、原地直腿摆动练习要求; 2、指导学生有序练习; 3、请优生示范,并给予奖励; 4、教师示范跑几步起跳直腿摆动跨跳过竿; 5、指导学生有序练习,教师巡视。 6、教师调整三种高度(?直立手下垂、髋高、腰高),分层次进行练习。 7、展示,提问:为什么能跳过这么高的高度?(腿摆得高、踏跳有力)。 组织: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尝试练习。 3、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按本组同学的体能、喜好选择练习距离。 4、组织比赛。 5、评价。 了解跳高技术,并能分清摆动腿和起跳腿。 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恼,增强同学之间交流。 ? ? ? ? ? ? 1、学生明白游戏的方法与要求; 2、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3、感受游戏的乐趣。 ? ? ? 4 ? 5-6 ? ? ? 5-6 2-3 ? ? ? ? ? ? ? ? ? 3-4 ? 结束部分 3' 1、“放鞭炮” 2、师生小结:交流合作的感受 。 3、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教师语言提示, 引导学生放松。 身心放松 2-3 场地器材 ? 器材:短绳41条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40% 平均心率:125―135次/分 课后反思:篇二:《跨越式跳高》教案和反思

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 2.游戏:四人同心教学目标1.? 在自己选择的高度上做出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正确的过竿技术。2.? 掌握跳多根平行竿的动作方法。3.表现出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部分时间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准备部分8分钟一.课堂常规二.游戏:(1)仰身过低竿???????????????? (2)快快跳起1.? 语言引导练习。2.? 分组练习。教师3.? 教师巡视指导。4.? 评议。基??本?部?分??28?分钟一.跨越式跳高教学重点:摆动腿脚尖内转下压教学难点:过竿动作协调,落地平稳???????????????????????????????????????????????????????????????????????????????????????? ?????二.游戏:四人同心要求:积极参与,齐心合作,注意安全。?1.? 四步助跑越过低竿练习(四人一组持竹竿练习)。2.? 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重点观察过杆,落地)。3.? 短程助跑越过低皮筋(掌握摆动腿脚尖内转下压的时机)。4.? 小组互相评议,纠错练习。5.? 自定助跑距离,自选高度进行升级跳高练习。 ?1.?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2.? 教师巡回指导。3.? 小组展示。4.? 分组比赛。5.? 学生谈体会。结束部分?4分钟一.放松身心练习:闭目金鸡独立二.教师小结本课1.? 集体放松练习。2.? 小结本课完成情况。3.? 归还器材。主要器材准备器材:跳高架4付,中垫子8块,竹竿30根,皮筋4根?练习密度运动强度预计练习密度 40 %—— 45 %预计运动强度 大? 中? 小

教学反思

一、跨越式跳高教学,在练习过程中经教师检查反馈后再引导其根据能力水平结合成“能力小组”进行练习,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二、教材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竹竿作为本课练习器材,练习跨越式跳高和游戏“四人同心”,具有锻炼身体的时效性,并深受学生的喜爱,做到了一物多用。

三、教学方法及特点

1.跨越式跳高教学,在练习过程中经教师检查反馈后再引导其根据能力水平结合成“能力小组”进行练习,自己选择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既有共同特点,又有不同层次,有利于教师区别对待,因材实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互相帮助,既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又使他们的求知动机和自我表现动机得到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2.游戏:四人同心就是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尝试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建立责任意识,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此处隐藏13486个字……现自我。在五年级时,已经对跨越式跳高动作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和认识,但是对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还需要教师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有效的练习手段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从而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三、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六年级的必修教材,本节课为跳高单元的第二节课。跨越式跳高是越过垂直障碍的一种技能,它借助助跑速度,单脚起跳使身体越过横杆。其重点在于助跑的轻松,逐渐加快,起跳的准确,有力,过杆的协调,落地的缓冲。难点是动作的协调、连贯。针对学生心理与生理的特点,选择学生易学易练的辅助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的体会跨越式跳高动作,提高跨越式跳高技术,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生体能及力量、爆发、协调性等,运用体能训练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及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动作,让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力量素质,提高跳跃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及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助跑轻松,起跳有力,过杆协调,落地缓冲。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

六、教学构思

1、把枯燥的各种跳跃练习融入准备活动,打破传统的准备活动模式,同时运用师生呼和,让学生一进入课堂就被深深吸引,从而对本课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既充分活动了身体,又起到了导入跳高技术的目的。

2、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即:提出问题——学生体验——教师示范——提炼口诀,准确地抓住本课技术教学的关键点,有效地解决了技术重点,同时具有教学的实效性。

3、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简单实用的练习形式、关注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有意识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技术难点。同时运用横杆进行完整技术尝试,结合讲解竞赛规程,突出了教学为实战服务的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达成本课技能教学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4、体能素质练习作为“课课练”的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体育教学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本课根据六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了体能素质综合训练游戏,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达到“健康第一”、增强体质的课程目标。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本节课利用废弃的饮料瓶作为评价方法和手段,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地提高。同时通过废物再利用,在体育课中渗透了绿色环保教育。

七、预计效果

平均心率:次分练习密度:

八、场地器材:

器材:雪糕筒个跳高杆根饮料瓶个块垫子跳高架一副

篇十九:《跨越式跳高》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初中的跳高教学要充分发挥它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教学中,以皮筋代替横竿,消除学生对横竿的畏惧心理。充分利用呼啦圈、排球等器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恰当巡回指导,进行纠错。结合后面的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失败者的运动,学生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抓住跳这点作为德育教育,向学生灌输“只要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越过新的高度”。“不怕失败,始终充满信心”。树立用于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学生在了解跳高的知识后,初步练习简单而易上手的跨越式跳高的技术。练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调整高度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跳高,是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发展弹跳性练习),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小学中已学过,技术不是很难,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起跳技术,难点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本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贯穿运动的快乐。学生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课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选择自己的跳高方式(包括跨越式、蹲踞式等),引导学生学习跨越式跳高,简单实用的技术动作,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弹跳力都有良好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勇敢、坚定、沉着、果断的意志品质。向高度挑战,树立信心,战胜困难,体验乐趣。后面的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中已经了解和学习了这一教材,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赛,体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练习

2.运动技能:绝大部分学生会起跳技术,并用跨越式跳高越过横竿

3.身体健康:发展弹跳能力、灵敏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游戏的创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阶段: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

激发兴趣阶段:在轻松愉快的“军民同心共”的游戏中,不仅使学生的各部位分活动达到热身的目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还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

技能学练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越过横竿,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下面的跨越式跳高起个引导、铺垫作用。第二部分是跳高的学练阶段,因跳高技术易学,所以简单介绍技术后进行跨越式跳高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调节高度。通过互评选出优秀学生。

合作探究阶段:每人一只球和一组一个圈自由创编游戏,并展示。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放松阶段:以舒展的动作配上优美的音乐,在徐徐的清风中,在愉悦的心境中充分放松全身,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在舒展的舞步中形成“2008”数字造型,从而激发学生对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自豪感。

《跨越式跳高教案(热门19篇)[此文共1655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格林文秘网 www.gelindaina.com 版权所有